中国哪一年开始移民?
1983年夏季,中国开始接受旅居国外的华人归葬号召,开始大量的移民海外,至1990年代更加快速;目前在海外中国的机构包括中国海外关系协会等在中国大陆以外的155个国家中有6000个机构。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启近代史的170年中,中国在全世界范围被迫开启了大规模的人员迁移。以1949年为界,我们可以将中国近代史的移民族群大致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在此前被迫开始移动的,包括近代开始从事对外贸易的商人,出外谋生的手工业者、农民,以及被迫起义的广大人民。这些人在迁出地一般没有长期的居住计划,而在迁入地则从事着与原先不相干的市场性职业,带有明显的“漂”的特征。另一些则是在1949年以后进行“移民”的,主要源于当时的政治运动,如历次农民斗争、“镇反”、“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还有一小部分则是因为就业压力大,不能从农、从商而出外打工谋生的。这些人一般都在迁出地有明确的居住计划,他们在经济状况许可的情况下把家具、农具、衣物打点好,用一辆破车或一头毛驴把家搬走。他们一般不脱离生产而且继续以农业经济为主要生活来源,在当地称得上是“行商坐贾”。
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央政府权力衰落,地方官府威权不在。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近代中国的国情,使得中国的移民族群无法简单地用政治特征、经济特征或社会特征来刻画。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这项计划在经济上成为中国工业化的起点,而在社会意义上则意味着国家的整体力量重新整合。这种整合反映出传统王朝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变。为此,中国必须重建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力量和等级性;与之相应,个人的社会地位被重新定位。这些政策和举措对中国移民族群的组成产生了根本性的决定影响。
在50年代中期,中国发生了第一件带有“移民族群”意义的事件。“五反”后,中国政府从1955年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至年底,全国83%的私营企业已被改造为公私合营企业。此次改造,标志着中国民族资本家集团的消失。与此次改造同时,从1955年下半年开始的“第一次大批判”,从所谓的资产阶级的“科学教育文化”入手,批判“胡适派”、“梁漱溟派”、“张国纶派”、“白蕉派”……大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此次批斗,开启了政府有组织地震乱中国移民族群的大门。
1956年“大跃进”运动开始后,中国社会进一步混乱。这一时期,政府强行推动“农民迁入城市”和“农民转业落户”,把农村劳动力有计划地转为非农业生产者。至此,原本具有独立生存潜力的中国农民被彻底束缚在土地上。农村不再是中国人的落户口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