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德学院是什么?
“德”,是一个会有人提出疑问的道德素养相关话题。我这里说的“德”指的是“道德”,而非“品德”。二者区分开来,前者是指人类社会行为准则的总和(广义的道德概念),后者是其中具有个体差异性的部分——个人的道德品质。 谈到“道德”就离不开人,因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属性。而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必然要受到一定社会的影响。我们也就有了讨论的前提——“道德”是有一定社会属性的。同时,我也同意这样的观点:“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而且通常与其它观念并存于同一群体之中。
当我们谈论某种行为的“道德性”或者“不道德性”的时候,其实是在谈论这种行为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意义。而这些意义往往是由特定文化、特定历史阶段所赋予的。所以一种行为到底是“道德”还是“不道德”其实是不断变化的,它受制于时间和空间。 所以回到问题来,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青年选择不同,答案自然就有差别了。 在今天这个国际主义气息弥漫的时代,你提这样的问题似乎有点让人费解。但我记得在1990年代的中国,如果有人问同样的问题,得到的答案多半是否定的。在那个时代,“爱国主义”是被广泛宣扬的主题。“爱国”当然是一种美德,但它常常被等同于“保卫祖国”“把外国侵略者赶出去”之类的行动,而不太注重内心修养。于是我们会看到当时许多文章里歌颂这样的英雄:他们为了守卫边疆献出了青春乃至生命;然而却很少有文章去关注这些英雄的内心世界。他们是不是觉得自己牺牲得很值得呢?我猜是有的,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流传下来。但他们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我想也是会有那么一些的。毕竟他们都是普通的青年,有着自己的爱与恨、梦想与烦恼。只不过他们的选择符合了时代的“德”的要求,因而得到了赞扬,而他们的个人理想往往也被淡化在了集体的荣耀中。
如今时代变了,国际主义的思潮正在侵蚀着曾经的“爱国主义”。过去那种“我以我为耻,我不属于我的国家”的自我谴责式“爱国主义”已经越来越不受欢迎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包容、多元的“爱国主义”——我们可以不爱我们的国家,但我们不能不尊重我们的国家。这种新的“爱国主义”或许更能代表今天的青年。 我觉得题主可能是想聊一下“如何评价新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这个问题吧。说实话,当我听到身边的人经常说“反正又不能真的把我怎么样……”时,我真的感到挺无力的。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无论说了什么,无论做了什么,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是他们选择了这样的人生,不是别人逼迫他们这样做的。任何选择都伴随着责任,选择这样做当然也要付出代价。当年轻人以为只要自己不承担责任就能获得自由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已经丧失了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