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换专业有用吗?

弘卓明弘卓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研究生换专业有没有用,这个问题其实很宽泛,看从哪个角度去解读;如果说对于你自己来讲,肯定是很有用的,你通过读研改变了专业,那意味着你在重新选择你的人生道路,至少在你读研期间你是可以从事你所选新的专业的,而既然选择了就要努力去争取,不然就浪费了。

2、关于报考研究生换专业有无限制条件,这个不同的招生学校对报考条件是有不同的规定的,所以需要你在报考前详细了解你要考学校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具体关注报考学校研究生院网站上发布的《招生简章》)。一般情况下,考生是可以在全国范围挑选院校报考的,但有的学校可能会设置一些限制条件,比如部分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只会招收临床医学本科的考生等等,这些在报考前都需要弄清楚。 除了报考学校对报考学生有要求外,考生还需注意自己是否符合所报考专业的要求。因为不是所有的学校或者专业都对报考的学生没有特殊要求的,例如有些专业要求考生必须拥有英语四级证书,或者部分专业不接收跨专业考生的等等,总之这些细节问题都需要在报名之前了解清楚以防影响报考。 还需要提醒一点就是,一般考生都是在大三的时候开始考虑是否要考研,这个时候很多学生可能已经确定了自己要考的专业,但是由于后期准备不足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没能成功被录取,那来年再战已经是大四了,这时如果换成别的专业是不是已经晚了?事实上并不会,只要你准备的充分,就算换专业也不是难事!

3、如何高效备考,这其实是每个考生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以我自己的亲身经验来谈的话,首先你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这个学习计划应该涵盖你整个备考期间要做的事情,当然不同的阶段所需要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例如在大三时期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确定好你要考的学校和专业,然后根据所考学校的要求积极备战。其次在大四上学期应当把目标学校该考的科目分数都拿到手,特别是像政治、数学这种需要积累的课程,早准备才能早放心。最后就是在复试阶段,对于复试的准备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至于学习方面的具体措施可以参考我之前的经历文章:【考研亲历】跨专业逆袭——纺织工程考至中国人民大学MPA。

4、如何选择报考学校?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选择的学校最好应该比报考难度稍低一点,这样上岸的几率比较大,当然如果是985/211名校情结严重的也可以另当别论。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分享给你们,那就是先选定地区然后再选择院校,因为在同一地区上学,以后的人脉资源等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判断一所大学的考研难度主要看以下三点:(仅供参考)

① 专业课是否太难: 是否难度太大没办法上手复习。

② 报录情况: 尤其是报录比,这个是衡量考研难度的最直接指标。

③ 公共课分数线: 尤其是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分数线,这是一个综合性评价指标。

令狐芙静令狐芙静优质答主

研究生换专业,就目前来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主要原因如下:

1、个人兴趣以及职业发展需要。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喜欢,才能更专注、更深入、更热情的学习,并为之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所以无论是本科换专业,还是研究生选专业,抑或研究生期间重新“换专业”,都应该选择更感兴趣的专业,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继续攻读。除此之外,职业发展需要也是必要的“换专业”原因,毕竟读研的目的是未来有更好更有前途的出路,如果原专业就业并不非常看好或者并不是自己期望的领域,那么跨专业考研也能够为自己打开更宽广的选择之门。

2、竞争更小,上岸概率提高。如果跨考其他专业,那么和同批一起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相比同专业考研的同学会少很多。那么在同等条件之下,上岸的概率是大大增加的。因为专业课不再是在本专业学习的同学掌握起来更加容易,而是其他专业的同学。所以学起来会相对更轻松,在备考过程中优势会更明显,最后初试成功的概率自然而然就增加了。不过也不可过分乐观,因为近年来跨专业考研的人数逐年递增,所以实际的竞争情况也会变得激烈许多。

跨专业考研的优势总结起来就是:①“换专业”专业课的考试在其他专业同学眼中是“白卷”;②跨专业考生在专业考研生中是“少数派”,而命题人往往比较关心“多数派”,所以专业生考高分的不在少数,而“少数派”是“天王老子”,是“珍稀动物”所以普遍水平不会太高;③初试科目少,相对而言考试内容在同等时间内记忆复习会更加容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