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诺奖比中国多?
这问题问的,好像中国得诺贝尔奖项的人就那么屈指可数一样... 事实上,我国每年都有人申请,而且每年都有几篇质量上乘的文章入选,但是能被提名乃至最终获奖的概率确实不大——毕竟诺奖评选看重的是过去几十年的成就而不是你一年甚至几年内的论文数量或者质量。 这就牵扯出另一个问题;中国在基础学科方面贡献的“硬实力”到底如何? 我不想就具体某项成果做评价(毕竟不是这个专业的人,也不敢乱说话),但是就“为什么我们的基础研究这么差”这个问题而言,我觉得可能还是因为评价体系的问题。在我们现行的科技评价机制下,大家争先恐后去做应用研究,因为这是可以快速出成果、提高影响力的途径,而基础科研则不然,不仅要耐得住清贫,还要受得了寂寞。于是很多人就在这种评价体系下选择了做应用研究,即便做了基础科研工作,也有很多是“浅尝辄止”。
另外,我们很多人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想做一件事的时候,一旦周围人都不支持,那这件事做起来就会异常艰难。同样,当你在做基础科研时,周围人的那种不理解甚至是轻视的态度是很打击士气的。
我想说的第二点是,国内很多所谓的评院士,评杰出青年等人才计划,其实对基础科研的贡献没有多少,很多时候甚至起了反作用——当一项研究工作刚刚有所进展要立项的时候,相关部门往往会以“没意义”“不能快速发表文章”为由不予资助,而当研究人员花了钱并且投入了一定精力之后,又往往因为“不能发文章”或“发文章的档次不够”而否认成果。这种评价体系对于基础科研无疑是一种摧残。 当然,我也不是说我们的基础性研究就差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比如两弹一星的成功就是典型的例证。
但是,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爱因斯坦,更需要大量的托尔斯泰。